《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取消税务机关的审批权,一律改为纳税人自行申报。通知公告减少了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相应地提高了纳税人的权利,同时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纳税人如何办理资产损失? 1、要明确什么是资产损失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明确资产损失,必须要明确损失的范围: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2、弄清归属何种资产损失 弄清楚是实际资产损失还是法定资产损失。实际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3、弄清申报处理方法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4、理清申报的两种方式 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清单申报是指纳税人可在备足资料的前提下自行归类、汇总申报扣除,而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应逐项、逐笔报送税务机关进行申请扣除。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的最大区别是:是否向税务机关逐笔逐项报送申请报告和纳税资料。 5、提供确认资产损失的证据 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6、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各自对资产损失的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税务机关应按分项建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台账和纳税档案,及时进行评估。对资产损失金额较大或经评估后发现不符合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规定、或存有疑点、异常情况的资产损失,应及时进行核查。对有证据证明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不真实、不合法的,应依法作出税收处理。
卓海财税为您提供财税服务: 广州公司注册,代办营业执照,广州代理记账,国、地税申办,营业执照年检,公司证照年审,公司增资验资,商标专利申请,进出口权申办,香港公司注册,入驻淘宝商城 咨询电话:020-22361127 22361126 13688868034 陈小姐 QQ:9798356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275号天韵大厦2B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