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提高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是有限的。无论是解决扩大内需问题,还是提高人民收入问题,就业始终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个人如果失业了,生活水平是不可能改善的。要提高人民的收入,特别是长久地扩大内需,就一定要提高农民的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客观现实,使得扩大内需的政策讨论、刺激消费的有效措施、收入增长的渴望和预期,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的话题。但是,如何切实扩大内需,怎样有效改善并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让群众有钱可花、有积极的消费意愿,这些都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要真正解决好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保证充分的就业,还要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农村金融、实现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均等。 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当前和未来宏观经济的治理。由于收入分配问题的存在,我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始终降不下来;由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过快投资增长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只有出口到国外。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这样的增长方式,已经无法延续。 扩大消费需求,还要有中长期的、可持续的目标。中长期的目标,恰恰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中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关键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厉以宁教授认为,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是有效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