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人士与部分商户反映,主要国有银行已将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普遍上浮10%至15%,股份制银行则大多上浮20%到30%。而个人消费类贷款的利率上浮比例在各项贷款中仍属最低。 银行目前对个人贷款的风险审批机制存在漏洞。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由于个人贷款的抵押物与第一还款来源等问题,令相关贷款资产质量恶化。这导致银行纷纷改良风险管理机制。 中金公司根据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不对称降息测算,当2013年开始执行新的存贷款利率后,银行的收入平均将同比2012年下降10%。在降息周期中,利率敏感系数大的银行有华夏银行、中行等,在不对称降息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将大于其他银行。实际上, 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数据在银行中报中已露端倪。 广东一家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分析人员透露,多数银行对个人经营性贷款与消费贷款的审批机制未能跟全国征信信用系统联网。个贷不良小幅攀升与宏观形势有关,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部分居民失业或者收入下降,这都会影响他们的还款能力。也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没有出现上升的情况,并非所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浮都是因为不良率上升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