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民营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比重会有所变化,不会固化。但可以肯定,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民营经济较具活力和竞争力要素,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总数已超过2亿人,仅“十一五”期间累计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90%以上,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经济在大型能源及战略行业等关键行业占据支配地位,是贯彻国家战略所必须。但如果作为就业主体的民营经济出现倒退,也会受到指责。 在取得一系列光鲜成绩的同时,某些垄断行业的国企也因其频频见诸报端的高福利高收入而颇受舆论诟病。“现在年轻人毕业后不是考公务员就是削尖了脑袋进国企,这背后其实就是这些地方的利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一些国企效益低下乃至亏损的事实也早已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不久前披露的2012年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在前十大亏损公司中,央企占据四席。有分析指,国有经济坐拥政策及资源红利,将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而一旦失去这种红利,其竞争力又将存疑。 毋庸讳言,鉴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行至关键节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增强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